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苏信合作一年间·信阳人在苏州③】潜心科研终不悔——记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张珽-云顶国际yd

2023-06-02 17:22:50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蕾 /文 徐毅恒 王婷婷 图/视频

“十年磨一剑”。2023年2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迎来了历史时刻:经过两期建设建成的面向纳米材料、芯片和器件研究的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在苏州顺利通过二期项目总体验收。这意味着我国初步建成国际先进、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真空互联大科学综合实验装置,而这背后离不开张珽和他的团队倾注的大量智慧和心血。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张珽

张珽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所务委员、研究部主任兼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主任。日前,在采访张珽时他表示,“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承载着重大的建设发展使命和责任,也一直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次顺利通过验收是整个团队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就是这样一个富有责任感,不辞辛苦、工作热情、作风踏实,致力于解决问题,细致认真的人。”对于张珽的回答,同事们一点都不意外,大家表示,工作中的张珽睿智、谦虚且平易近人。

1978年,张珽出生在信阳市潢川县,从小到大他一直都是“学霸”。“上学时我的目标很清晰,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张珽热爱学习,很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但也不是一味的死读书,一心拿高分,他会经常找来各种各样的书来看,这不仅提升了他的理解能力,还让他能够沉浸其中,也为之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爱看书对我的成长还是影响比较大的。”

目标明确,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热爱和兴趣的“加持”下,1995年9月,张珽本科考取了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随后他继续攻读了硕士研究生。在南开大学学习的7年时间里,张珽坚定了要从事科研的决心,但学海无涯,为了更好的从事科研工作,2003年张珽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攻读化学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2007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为了检验自己的科研成果是否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市场,张珽在美国硅谷的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了2年。2009年,带着对祖国的眷恋和对科研的热爱,张珽回国,来到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开始在纳米技术与传感技术领域深耕细作。

“我们团队长期聚焦于仿生智能感知技术研究,并且面向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医疗健康等重要领域和国民经济需求,解决了目前柔性微纳传感器的一些共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系统地探索了微纳传感器从基础研究、工程化到面向新兴产业的创新应用。”张珽说。“目前,相关技术已经实现技术转化并应用于医疗健康、智能汽车、物联网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潜心科研十余载,张珽不仅带出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柔性仿生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以及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也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姑苏创新领军人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科技人才奖、苏州魅力科技人物等奖励与荣誉。

“成就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我们。我还是会带领团队继续坚守在科研一线,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朝自己心中的目标走下去。”张珽表示,“作为信阳籍的科研人员,我也会持续关注家乡的发展,借着苏信合作的东风,为家乡振兴贡献力量。”


编辑:@郑琦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网站地图